更新时间:2023-12-10
如果你28岁以下,那就来北京,毕竟机会多一些,见的东西多一些,懂得的事情也多一些,如果28岁以上,那就寻求一个稳定的工作吧,为了你的将来着想,我是25岁本命年做的决定来北京,现在想想,还是正确的选择,只要你能吃苦,有目的性的工作就OK了,
一次偶然发现,引出千古传说;
一块奇特肉团,
掀起轩然大波;
有人说它长生不老,
有人说它太岁出世,
它究竟是什么?
请收看《走近科学》──破解太岁之谜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的意思呢就是用鸡蛋碰石头,比喻触犯那些超
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人和事。这句话我们经常听说,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出自哪里,那么,太
岁到底有没有?如果有的话,它又长成什么样子?恐怕就更没有人说清楚了。但是在10多
年前,在陕西周至县发现了一个不明生物体,当地人都把它说成是太岁出世。那么这个不
明生物体是传说中的太岁吗?
1992年8月22日,陕西周至县农民吴凤莲和儿子杜战盟到渭河边上去打捞因山洪暴发而冲入
河中的浮柴,
采访 吴凤莲:我们这没有柴火烧,只要河里一发水,河里就从山里飘下来树枝,我们就到
河里去捞柴火烧。
上午9时许,他们突然看见湍急的河水中有一大块黑乎乎的东西,儿子杜战盟跳入齐腰深的
水中一把抱住此物,将其拖到岸边,将它放在沙滩上仔细察看和触摸。
采访:吴凤莲 大概就是圆的,长长扁形的,黄黄的好像牛身上的皮,就那样子,端起来就
像河里的鹅卵石。当时我把它当成是牛腿上的一块肉,在泥里水里不敢动,我拿脚踏。
由于渭河经常发大水,有时就从上游冲下死牛死猪等动物尸体,开始的这次发现并没有引
起吴凤莲母子的注意。所以她们没有把发现的不明物带回家。但是过了三四天,吴凤莲改
变了主意。原来在村里人们经常把动物的死尸,埋到地里当肥料使用。吴凤莲觉得那个肉
团可以拿回来埋到自己地里。于是决定再去看看。然而没想到那里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
。
采访 吴凤莲:后来时间长了,水落下去了,在干河滩上搁着,已经隔着四天了,三天以内
河的死鱼就已经生虫了,那个东西旁边光溜溜的,什么东西都没有。
看到这个东西在三伏天里既没有烂掉也没有招蚊虫,吴凤莲母子觉得这个肉团有点奇特。
于是她们把东西搬回来以后,并没有把它埋到地里,而是把它洗干净以后,放到一口大铁
锅里。一个星期以后,令人没想到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采访 吴凤莲:(一个星期以后), 发现它大了,有些人就猜想它可能长,这是个活物,
大小据我来看,周围一圈大了两寸。
据吴凤莲回忆,当时刚搬回来的时候她们称的重量是20多公斤,这次称过以后,发现长到
了35公斤。几天时间竟然长了10多公斤。看来他是块活肉。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既
然是肉的话,能不能吃呢?
采访 吴凤莲:我拿了刀子割开了它 ,一割,一看里面,像是白肉,我跟我的孩子说:这
怎么像肉一样。我和我孩子一商量,割了一块,放到炉子上熬。割了一块肉,有二两重,
倒了一瓢子水,熬了一个多小时,就熬化了,提起来就像面糊糊,是粘稠的。孩子搁点糖
,喝了然后就对我说没有什么味道,我说没有什么味道,就没有什么坏处,只有好处,要
是有坏处,人心里就发恶心,这个可没有。
据吴凤莲介绍,后来他们在食用了“肉团”后的几天时间里,都神清气爽、浑身上下有使
不完的劲。而且,在蚊蝇多如牛毛的三伏天,放置这个“肉团”的屋子里一个蚊蝇也没有
。没过几天,吴风莲家发现宝物的消息传遍了当地。许多村民都来割肉。其中有个村民切
下来100克重的一块,没想到几天时间就长了一倍。更为奇怪的是这个“肉团”原来割下来
几块肉的地方没过几天便又重新长好。有的人就说这是传说中的太岁,谁吃了就可以延年
益寿长生不老。那么这个肉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生物体,它是否是传说中的太岁呢?
陕西周至县发现不明生物体的消息,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传开,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
报道。而这些报道也引起了西安一些科研机构和院校的重视。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因为当地村民传说这就是太岁,因为太岁本来就是一个
带有色彩的一个东西,然后各种各样的说法很多很多。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社会上
打电话的,各界打电话的,问询的人特别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西安)市科委指示西北
大学尽快拿出科学结论来。
1992年9月的一天,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受命前往吴风莲家进行科学调查。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因为系上当时给我交代说是发现了一个动物,但是我去
了以后根据这个动物的特性一看,没头,没身子,当时的形态它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中
间比较厚,边缘比较薄的,这么一个椭圆形的一个东西,表面带有褐色,然后腹侧带了一
些纯白色,当时用水一拍就跟肥猪肉差不多的那种感觉,所以当时我们非常吃惊,不知道
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根据外形,根据形态结构,当时初步判断这有可能是一个
生物,有可能是一个生物,但是究竟是不是,所以当时我提出来必须得做一个,就是说得
取一点材料,带回我们生物系得做一些实验,
由于当时在现场无法判定这个生物体的种类特性,所以杨兴中在征得吴凤莲的同意后,从
肉团上切割了一块当作实验材料,马上赶回西北大学进行科学鉴定。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首先是不是一个生物,那么从它的一个生命的特征再来
做判断,如果是生物的东西,就有细胞结构,那么这个细胞通过细胞的结构以后,就可以
判定你是植物,还是动物,还是其他的东西。
通过对这个不明生物体细胞学的鉴定,发现它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这就证明它确实是一
个生物体。但是它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变大,是因为它自身生长的缘故,还是像死去的生
物死尸一样在水里泡大的呢?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在实验室简单测了一下呼吸的指标,通过仪器测了以后
,这个东西有呼吸作用,就是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直接测定,就证明了它有一
个代谢过程,有二氧化碳的产生,那就证明它是活的。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董兆麟:它繁殖的很快,它没有鼻子,没有眼睛,什么都没有,
它就那么一块肉,肉呢,它是死的,放了三天以后它就发臭了,但是它不发臭,所以认为
它是一种活的生物体,但是这个生物体目前的话,人们在整个生物界又不知道它是什么东
西,没有对它进行鉴定。
虽然科学实验证明这个肉团是一个活的生物体,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社会上关
于太岁的传说愈演愈烈。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太岁这个词,在农村里面一直是源远流长的,一直有这
个太岁这一说,所以一旦土里头挖出一个肉乎乎的一团的这个东西,老百姓都认为是太岁
。从我小的时候人们就说,老人经常给我讲这些事情,讲过去谁家盖房子的时候,挖地的
时候挖了个太岁,从此那一家就败落了,还有死人的,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所以这个在关
中这一带老百姓广为流传的一个事情,所以一旦河里挖出这么一个怪怪的,像个肉,又不
腐烂没有任何味道东西,他们第一印象可能是太岁。
据中国一些辞书的解释,太岁是古代民间对木星的一个别称,木星它每12年要围绕太阳转
一圈,它每一年有一个位置,地下相对应的就有一个太岁出现。民间传说盖房子兴土木的
时候门不能正对着它在天上的星位。不然地上的太岁就会动怒。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太岁
头上不能动土“的说法。如果按照民间的说法,人们对太岁是十分避讳的,但是为什么又
把它与长生不老联系在一起呢?
其实在中国几千年前的古籍《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太岁的记载。在<山海经>中太岁也被称
为 “视肉”、“聚肉”、“肉芝”。你看都带个肉字,说明可以食用。据《山海经》记载
,“视肉”最早是作为古代帝王生前喜欢食用的物品出现在古帝陵前的。具有 “食之尽,
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 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这
和陕西周至发现的“不明生物体”似乎一样,具有自生自长的能力。至于吃了以后长生不
老延年益寿的说法,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确有记载。在《本草纲目》中李
时珍把它叫做肉芝收入“菜”部“芝”类,与我们现在见到的灵芝,并称为“本经上品”。
《本草纲目》里还列举了几部以“芝”为主的药方,说明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着特殊疗效,
其共同的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而且由于它具有自生自长的特点,显得更
加珍贵.所以历代帝王都千方百计去寻找它,其中据说古代帝王将相寻找肉灵芝的故事,以
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找药最为著名。
据《史记.秦本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听说东方有一种仙药
,食用以后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亲自率将东行寻找仙药,他来到了山东
省的琅琊镇,寻访到了非常出名的方士名医徐福,命为其寻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并赐给
徐福大量的人力、物力。徐福随即率五百童男童女东行,来到了山东蓬莱寻找仙药不成。
于是徐福又修造船只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扶桑,到达了古代瀛洲、方丈也就是现在的日本
列岛一带继续寻找仙药。据说秦始皇让徐福寻找的仙药当中就有肉灵芝。然而2000多年过
去了,徐福和他的寻找船队消失在历史长河里,而它梦寐以求的仙药也化为了历史传说。
但是在陕西周至县发现的这个不明生物体,却再次把人们与肉灵芝联系在了一起。
采访 陕西省中医研究院 副院长 米家烈:古代的肉灵芝上面的描述呢,本草纲目上它描述
的比较详细一些,我去看的时候 它的形状就是像描述的,它的这个黄的像紫金,这个切起
来就像一块肉,那个紫金你看起来就像那个紫金颜色又发黄又紫。而且,它的外圈上还有
,一圈一圈好像在那个增生,一圈一圈的在那里发展,发育这个过程中留下的一个痕迹都
比较很清楚,那个手摸到上头光光的,而且摸下来还一点黏度感,就好像咱们那种椒盐蛋
白那个在上面出现的那种现象,感觉到非常的宝贵,我也没敢用手很有劲的去摸,就轻轻
地看了一下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宝贝,我可以断定地说它就是肉灵芝。
米家烈的说法源自《本草纲目》对肉灵芝的描述。据《本草纲目》记载“肉芝状如肉,乃
生物也。白者如截肪,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这些描述似乎与陕西周至所
发现的不明生物体的特征非常相似。再加上它自我生长迅速的特点,不得不令人怀疑它是
否就真的是传说中的肉灵芝?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这个不明生物体,在各地进行了公开展出。由于人们纷纷传闻这就
是古书上记载的太岁肉灵芝,观看的游人络绎不绝。就连在海洋生物研究方面有着很深造
诣的日本天皇明仁,在得知此生物体发现的消息后,特地参观了这个“不明生物体”,并
称它为:“稀有的宝物”。
为了判定陕西周至发现的这个不明生物体是否就是传说的肉灵芝,杨兴中对这个不明生物
体又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近一个月的紧张科学观察,杨兴中发现这个生物体具有两根鞭
毛 结构的游动细胞,并可看到游动细胞鞭毛的一端无选择性的摄取食物颗粒。根据这个特
点,杨兴中确定, 这个不明生物体的身份,是一种生命演化过程中介于原始菌类向植物动
物演化过程中的粘菌复合体。
其他地方虽然这个粘菌的普遍存在,但是这么大的复合体来讲,这又是第一次发现,因为
当时我们研究完了之后,形式一个初步结论就是说它是处于原生动物和植物之间的过度类
型,这本身就是说明了它在生物界里面进化方面的一个奇特性,所以当时价值体现的比较
大一些,所以就引起了很多学者的一些关注吧,科学界的一些关注,尤其是像当时在日本
先皇参观了以后,他是一个海洋生物家,他参观完了说了一句话,说这是生物学界的一大
发现,这个价值初步肯定的。
根据杨兴中他们的结论,这个不明生物体是一种生命演化过程中介于原始菌类向植物动物
演化过程中的粘菌复合体。这个结论说明了什么呢?你看这是一株植物,这是一个动物,
这是一株真菌,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它们是由几十亿年前一种原始的鞭毛单细胞生物
进化而来。这种生物叫做原生质生物,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原生质生物生活在水中能够游
动,它既可以像动物一样通过吞噬其他的生物生活,也可以像植物一样通过光合作用生活
。前一种叫异样功能,后一种叫自养功能。后来随着演化按两个方面发生分化:一部分原
生质生物自养功能加强,运动功能退化,进化到单细胞绿藻由之发展成植物界。另一部分
原生质生物运动功能和异养功能加强,自养功能退化进化到单细胞原生动物,由之发展到
动物界。这个粘菌复合体,它的细胞结构和原始的鞭毛细胞的结构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这
种细胞不含光合色素,按《生命起源及进化谱系图》分析,它的位置应在菌、(藻)类植
物和原生动物之间。也就是说处于生命演化的一个岔道口上,左拐呢就会发展到植物界,
右拐呢就会向动物界发展,原地不动就变成了像蘑菇灵芝一样的真菌类。由于非常少见,
一直是生物演化研究的一个盲点,所以它对研究生命演化过程十分有意义。
但是这个大型粘菌复合体是否具有像人传说的延年益寿的功能呢?为了进一步揭开里面的
秘密,杨兴中进一步观察了它的物质结构。他发现这个大型粘菌复合体体内含有将近50%的
蛋白质和核酸,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十分有帮助。而且有时在它表面会形成一种
类似塑料薄膜一样的物质。那么这个薄膜,而且在手上捻就是光光的,黏黏的那种感觉,
至少是一种多糖类的物质,可以蕴含多糖类,那么这个多糖类,这个在免疫这一方面有非
常大的作用,就是至少作为一种药物开发,或者保健品开发,它这个如果进入人体以后,
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你的免疫功能,那么这个从一个侧面来说,那就达到了一
个保健的作用,所以还是有一定道理,至于里面含有其他物质,这个没测量。
但是对于这个大型粘菌复合体,为什么可以快速的生长,它生长的具体环境是什么样子,
它的年龄有多大,是否真的具有可以开发的利用价值,杨兴中介绍由于当时只是做了一个
初步的研究,这些未解之谜没有揭开。所以它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至于它是不
是古书上描写的肉灵芝,他不敢肯定。然而就在事隔12年之后,他听说又有人,在黄河边
上拣到了一个与《本草纲目》记载更加相像的肉团,于是他马上到收藏者张安君家进行调
查寻访。
根据了解,这个不明生物体是张安君在2004年9月从黄河边上的一个农民手中收购的。
而经过对这个不明生物体的外观观察,杨兴中认为它比1992年周至县发现的那个粘菌复合
体,更像传说中的肉灵芝。
杨兴中:《本草纲目》里面曾经这句话说,就是肉汁状如肉,那么在这个里面外形体现在
好多的纹理上,和边上一些肌肉束的一些结构上这个是符合的,《本草纲目》曾经对颜色
记载,其中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就是“黄者如紫金”,那么这个也可以从表面的颜色上有
可以体现出来,另外还有一句话“动辄如尖兵”指的是内部结构,那这里面断层上我们可
也可以看出非常白的一些结构,这个也是符合《本草纲目》里面的记载,另外《山海经》
里面的记载有这么一句话“与彼马勃,颇相仿佛”,就是说跟一个扭曲的马脖一样,这个
从整体上来看,这个从扭曲的,而且外表上像马皮肤差不多这种结构,那么这个根据《山
海经》的记载又很相似,所以从这两个古籍记载,以及咱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情况来看,它
是一个菌类可能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而且是在纯自然的状况下自然生长出来的,但是现在
究竟它是一个什么样一个具体的菌种,就是一种什么样的物种,必须经过严密的科学实验
和一些细致的工作,才能得出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来,就是说这个结论说,但是可能预言
这个东西的价值,体现的学术价值,体现其他方面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因为它比较少见
。
虽然只从外观进行了鉴定,但是杨兴中认为这个菌体与1992年周至县发现的那个粘菌复合
体无论从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都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这个肉感更强,更接近于动物。那
么它是不是也是粘菌复合体,他认为必须在进行更严密的技术鉴定后,才能得出一个比较
科学的结论。同时杨兴中认为如果第一个肉团出现是偶然的,那么再次出现的这个肉团就
证明这些都是大自然的产物,而不是传说中的神明。他希望这一次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
究,从而最终通过科学的手段,揭开太岁和肉灵芝的不解之谜。
--
初四 --箸筒姑娘诞
正月列神宝诞
初一 —— 天腊之辰、元始天尊万寿、弥勒尊佛(布袋和尚)佛诞、接神、迎喜神(出门走喜神方)
初二 —— 车公诞、拜财神
初三 —— 孙真人诞、真武大帝诞、拜天地神
初四 —— 箸筒姑娘诞、灶神下降、孙天医真人千秋
初五 —— 财神诞、路头神诞、定光佛圣诞、接财神(迎五路财神、关帝)
初六 —— 清水祖师诞、九天玄女圣诞
初七 —— 仁日
初八 —— 谷王诞、白衣观音诞、江东神圣诞、五殿阎罗王诞、拜“顺星”(本命星辰)
初九 —— 玉皇大帝诞、汉闽越王诞、拜天公
初十 —— 土神诞
十四 —— 迎紫姑(厕神)(也有在正月十三或十五)
十三 —— 温许二公诞、刘猛将军(虫王爷)诞、关圣帝君飞升
十五 —— 上元天官诞、张天师(张道陵)诞、门丞户尉诞、佑圣真君诞、临水夫人(陈靖姑)千秋、金天娘诞、三一教主诞、盘古大王(盘古公)圣诞、开台圣王诞
十六 —— 绥靖伯诞、三王公(古公三王)诞
十九 —— 门官土地诞、长春丘真人诞
二十 —— 招财童子诞
廿三 —— 喇嘛“打鬼”
廿四 —— 雷都光耀大帝圣诞
廿五 —— 满族仓廪神诞
廿六 —— 庇佑财神诞、观音开库
二月列神宝诞
初一 —— 太阳升殿之辰、勾陈诞、初殿诞、一殿秦广王千秋、中和节,拜太阳星君
初二 —— 土地诞、孟夫子诞、济公菩萨诞、福德正神(土地爷)千秋、
初三 —— 文昌帝君(梓潼神)诞
初六 —— 东华帝君诞
初八 —— 三殿宋帝王圣诞、六祖禅师诞
初十 —— 土神诞
十二 —— 花神诞
十三 —— 洪圣爷诞
十五 —— 太上老君诞、岳元帅诞、三山国王千秋、九天玄女娘娘圣诞
十六 —— 开漳圣王诞(千秋)
十七 —— 新竹都城隍公爷千秋
十八 —— 四殿五官王诞(千秋)
十九 —— 观世音菩萨诞
二十 —— 普贤菩萨诞
廿一 —— 普贤菩萨圣诞
廿五 —— 玄天上帝诞
廿六 —— 真武大帝圣诞
廿七 —— 东岳大帝
三月列神宝诞
上旬 —— 清明鬼节,上坟扫墓,拜众鬼。
初一 —— 二殿楚江王诞(千秋)
初三 —— 北帝诞、玄天上帝万寿
初四 —— 张王爷诞
初六 —— 长老诞
初七 —— 何仙姑诞
初八 —— 六殿下城王诞(千秋)
初十 —— 土神诞
十二 —— 中央五道诞
十五 —— 医灵诞、玄坛诞、保生大帝(吴真人)千秋、赵公元帅诞、白族“三月街”(观音市)、中路财神赵元帅圣诞
十六 —— 准提菩萨佛诞
十八 —— 中岳诞
十九 —— 太阳星君圣诞
二十 —— 注生娘娘千秋
廿三 —— 天后娘娘(妈祖)诞
廿六 —— 鬼谷先师千秋
廿七 —— 车大元帅诞、七殿泰山王千秋
廿八 —— 仓颉仙师诞、东岳大帝圣诞、制字先师(仓颉)诞
廿九 —— 土地公生日
四月列神宝诞
初一 —— 八殿都市王诞
初四 —— 文殊菩萨诞
初八 —— 三界诞、九殿平等王诞、佛祖释迦牟尼万寿、金花夫人(送子娘娘)诞
初十 —— 土神诞
十二 —— 风神生日、蛇王生日
十四 —— 吕祖仙师诞
十五 —— 汉钟离仙师诞
十七 —— 金花娘娘诞、十殿轮回王千秋
十八 —— 华陀仙师诞、紫微诞、送生司马诞、北极紫微大帝圣诞
二十 —— 眼光佛诞
廿一 —— 托塔李天王诞
廿三 —— 普贤菩萨诞
廿五 —— 武安尊王千秋、白族观音会
廿六 —— 蒋公诞、
廿八 —— 药王诞、神农先帝万寿
五月列神宝诞
初一 —— 南极长生大帝诞(千秋)
初五 —— 地腊之辰、端五节
初七 —— 巧圣先师(鲁班)千
初八 —— 悦城龙母诞
初十 —— 土神诞
十一 —— 天下都城隍诞(千秋)
十二 —— 丙灵公诞
十三 —— 关平太子诞、关圣帝君(关羽)圣诞
十六 —— 天地造化之神诞、如来佛祖诞、张天师仙师诞
十七 —— 萧府王爷千秋
十八 —— 老母娘娘诞、张天师(张道陵)诞
二十 —— 丹阳马真人诞
廿八 —— 城隍诞
廿九 —— 许威显王诞
六月列神宝诞
初一 —— 韦陀护法诞
初三 —— 韦驮诞
初六 —— 天贶节、杨四将军、崔判官诞、泰山诞
初十 —— 刘海仙师诞
十一 —— 田都元帅诞
十二 —— 彭祖诞、井泉诞
十三 —— 鲁班诞
十四 —— 文殊菩萨诞、
十五 —— 王灵官诞
十六 —— 鲁班节、雷神诞、南极大帝圣诞
十九 —— 观世音菩萨诞(观音菩萨成道日)
廿三 —— 马王诞
廿四 —— 关帝诞、火神诞、王灵官诞、和合二仙诞、西秦王爷千秋
廿六—— 杨真君诞
廿九 —— 天枢诞
七月列神宝诞
初一 —— 太上老君诞、七星娘娘千秋
初七 —— 乞巧节,拜牛郎织女二星。康公诞、七宫仙女下降、大成魁星诞、七星娘娘千秋
十二 —— 长春真人诞
十三 —— 大势至菩萨圣诞
十五 —— 中元节,拜见三界(天官、地官、水官),鬼节、烧钱节,普度孤魂。盂兰盆节。中元地官大帝圣诞、灵济君诞、地藏王诞
十八 —— 王母娘娘诞
十九 —— 当年太岁诞、值年太岁星君千秋、伏义氏八卦祖师千秋
二十 —— 张王爷诞
廿一 —— 普庵诞
廿二 —— 财帛星君诞
廿三 —— 法主圣君千秋
廿四 —— 城隍诞、藻圣诞、草圣大王诞、龙树菩萨圣诞、郑延平郡王千秋
廿五 —— 齐天大圣
廿六 —— 新竹都城隍奶奶圣诞
三十 —— 地藏王菩萨诞
八月列神宝诞
初一 —— 许真君诞、金甲神诞
初二 —— 社王诞
初三 —— 灶君诞、北斗星君圣诞、九天司命脉灶君(灶王爷)诞
初五 —— 雷声普化天尊(雷祖)圣诞
初十 —— 北岳诞
十二 —— 西方五道诞
十五 —— 中秋节,太阴星君(月娘)诞、临水夫人林姑千秋
十六 —— 齐天大圣诞、朱元帅诞、新竹都城隍公爷千秋
廿二 —— 燃灯古佛圣诞、广泽王千秋、燃灯古佛万寿
廿三 —— 邢天王爷千秋
廿四 —— 陶冶仙诞
廿五 —— 太阳诞
廿七 ——孔夫子诞
九月列神宝诞
初一 —— 南斗星君诞、飞天大圣诞
初一至初九 —— 北降九星降世
初九 —— 斗母星君圣诞、重阳帝君诞、关帝飞升诞、绥靖伯、临水夫人(李姑)诞、中坛元帅(太子爷)诞(千秋)、火神爷诞、都大帝圣诞、九皇大帝圣诞
十三 —— 孟婆神诞
十五 —— 赵大元帅诞、朱圣夫子圣诞
十七 —— 金龙王诞、先锋诞、招财童子诞
十八 —— 仓圣仙师诞
廿六 —— 五显灵官诞
十九 —— 观世音菩萨诞
廿八 —— 华光大帝诞
三十 —— 药师傅圣诞
十月列神宝诞
初一 —— 东岳诞、三田都千岁诞
初二 —— 周将军诞
初三 —— 二茅真君诞
初五 —— 达摩祖师诞
初十 —— 花公花婆诞、水仙尊王诞
十二 —— 齐天大圣(孙悟空)诞
十五 —— 下元水官大帝圣诞、痘神刘使者诞、温元帅诞、神农氏
十六 —— 巫山娘娘诞
二十 —— 虚靖天帅诞
廿二 —— 青山灵安尊王千秋
廿三 —— 周仓将军千秋
廿五 —— 感天大帝(许真人)诞
廿七 ——五岳诞、紫微诞
三十 —— 周将军诞
十一月列神宝诞
初四 —— 孔子仙师诞、安南尊王千秋、太乙救苦天尊圣诞
初六 —— 玉皇大帝诞、西岳诞
十一 —— 太乙救苦天尊圣诞
十七 —— 阿弥陀佛诞
十九 —— 九莲菩萨诞、日光天子诞
廿三 —— 送子张仙师诞、南南斗星君下降(世人宜求寿)
廿七 —— 普庵祖师诞、董公真仙圣诞
廿九 —— 新竹都城隍公爷圣诞
十二月列神宝诞
初八 —— 腊八节(佛祖成道日)如来佛诞、王侯腊之辰
十五 —— 温元帅师诞
十六 —— 南岳诞、太上老君诞、福德正神诞
二十 —— 鲁班诞
廿一 —— 天猷诞
廿四 —— 子时灶君上天朝玉帝、送神
廿九 —— 北斗下降、华严诞
三十 —— 诸佛下界(察民间善恶)、紫姑(厕神)诞、换门神。迎灶王下界(接灶)、
南斗北斗星君下降
观音真正的诞辰日应该是每年的农历
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出生日
农历六月十九观音出家日
农历九月十九观音成道日
农历正月初一 天腊之辰
农历正月初一 元始天尊万寿
农历正月初一 弥勒尊佛布袋和尚佛诞
农历正月初一 接神、迎喜神,出门走喜神方
农历正月初一 放爆竹,以避山燥(xiao,同魈)恶鬼
农历正月初二 车公诞
农历正月初二 拜财神
农历正月初三 孙真人诞
农历正月初三 真武大帝诞
农历正月初三 拜天地神
农历正月初四 箸筒姑娘诞
农历正月初四 灶神下降
农历正月初四 孙天医真人千秋
农历正月初五 财神诞
农历正月初五 路头神诞
农历正月初五 定光佛圣诞
农历正月初五 接财神,迎五路财神、关帝
农历正月初六 清水祖师诞
农历正月初六 九天玄女圣诞
农历正月初七 仁日
农历正月初八 谷王诞
农历正月初八 白衣观音诞
农历正月初八 江东神圣诞
农历正月初八 五殿阎罗王圣诞
农历正月初八 拜本命星辰“顺星”
农历正月初九 玉皇大帝诞
农历正月初九 汉闽越王诞
农历正月初九 拜天公玉皇大帝
农历正月初十 土神诞
农历正月十三 温许二公诞
农历正月十三 刘猛将军虫王爷诞
农历正月十三 关圣帝君飞升
农历正月十四 迎紫姑厕神。也有在正月十三或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 上元天官圣诞
农历正月十五 张天师张道陵诞
农历正月十五 门丞户尉诞
农历正月十五 佑圣真君诞
农历正月十五 临水夫人陈靖姑千秋
农历正月十五 金天娘诞
农历正月十五 三一教主诞
农历正月十五 盘古圣诞
农历正月十五 灯节
农历正月十六 绥靖伯诞
农历正月十六 三王公诞
农历正月十九 门官土地诞
农历正月十九 长春丘真人诞
农历正月二十 招财童子诞
农历正月廿三 喇嘛“打鬼”
农历正月廿四 雷都光耀大帝圣诞
农历正月廿五 满族仓廪神诞
农历正月廿六 庇佑财神诞
农历正月廿六 观音开库
农历二月初一 太阳升殿之辰
农历二月初一 勾陈诞
农历二月初一 初殿诞
?
农历二月初一 一殿秦广王千秋
农历二月初一 中和节
农历二月初一 拜太阳星君
农历二月初二 土地诞
农历二月初二 孟夫子诞
农历二月初二 济公菩萨诞
农历二月初二 福德正神土地爷千秋
农历二月初三 文昌帝君梓潼神圣诞
农历二月初六 东华帝君诞
农历二月初八 三殿宋帝王圣诞
农历二月初八 六祖禅师诞
农历二月初十 土神诞
农历二月十二 花神诞
农历二月十三 洪圣爷诞
农历二月十五 太上老君诞
农历二月十五 精忠岳元帅诞
农历二月十五 三山国王千秋
农历二月十五 九天玄女娘娘圣诞
农历二月十六 开漳圣王诞
农历二月十七 新竹都城隍公爷千秋
农历二月十八 四殿五官王诞
农历二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诞
农历二月十九 玉女娘娘诞生
农历二月二十 普贤菩萨诞
农历二月廿一 普贤菩萨圣诞
农历二月廿五 玄天上帝诞
农历二月廿六 真武大帝圣诞
农历二月廿七 东岳大帝
农历三月上旬 清明鬼节,上坟扫墓,拜众鬼。公历四月四日或五日
农历三月初一 二殿楚江王诞
农历三月初三 北帝诞
农历三月初三 玄天上帝万寿
农历三月初三 蟠桃会,纪念王母娘娘
农历三月初三 上巳节,去江边洗涤污浊,以消灾除邪
农历三月初四 张王爷诞
农历三月初六 长老诞
农历三月初七 何仙姑诞
农历三月初八 六殿卞城王诞
农历三月初十 土神诞
农历三月十二 中央五道诞
农历三月十五 医灵诞
农历三月十五 玄坛诞
农历三月十五 保生大帝吴真人千秋
农历三月十五 中路财神赵公元帅圣诞
农历三月十五 女娲娘娘寿诞
农历三月十六 准提菩萨佛诞
农历三月十八 中岳诞
农历三月十九 太阳星君圣诞
农历三月二十 注生娘娘千秋
农历三月廿三 天后娘娘妈祖圣诞
农历三月廿六 鬼谷先师千秋
农历三月廿七 车大元帅诞
农历三月廿七 七殿泰山王千秋
农历三月廿八 制字先师仓颉诞
农历三月廿八 东岳大帝圣诞
农历三月廿九 土地公
农历四月初一 八殿都市王诞
农历四月初四 文殊菩萨诞
农历四月初八 三界诞
农历四月初八 九殿平等王诞
农历四月初八 佛祖释迦牟尼万寿
农历四月初八 金花夫人送子娘娘诞
农历四月初八 浴佛节
农历四月初八 放生会
农历四月初十 土神诞
农历四月十二 风神生日
农历四月十二 蛇王生日
农历四月十二 苏府王爷千秋
农历四月十四 吕祖仙师圣诞
农历四月十五 汉钟离仙师诞
农历四月十五 释迦文佛成道
农历四月十七 金花娘娘诞
农历四月十七 十殿轮回王千秋
农历四月十八 华陀仙师诞
农历四月十八 送生司马诞
农历四月十八 北极紫微大帝圣诞
农历四月二十 眼光佛诞
农历四月廿一 托塔李天王圣诞
农历四月廿一 先天朱将军圣诞
农历四月廿三 普贤菩萨诞
农历四月廿四 金光祖师圣诞
农历四月廿五 武安尊王千秋
农历四月廿五 白族观音会
农历四月廿六 蒋公诞
农历四月廿六 南鲲鯓李王爷千秋
农历四月廿七 南鲲鯓范五王爷千秋
农历四月廿八 药王诞
农历四月廿八 神农五谷先帝万寿
农历五月初一 南极长生大帝诞
农历五月初一 城隍出巡
农历五月初五 地腊之辰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挂钟馗像、天师像,以驱鬼崇
农历五月初五 五福大帝得道
农历五月初五 南天骆恩师圣诞
农历五月初六 清水祖师成道
农历五月初七 巧圣先师鲁班节
农历五月初八 悦城龙母诞
农历五月初十 土神诞
农历五月十一 天下都城隍爷圣诞
农历五月十二 丙灵公诞
农历五月十三 关平太子诞
农历五月十三 关圣帝君关羽圣诞
农历五月十五 玉女娘娘飞升
农历五月十六 天地造化之神诞
农历五月十六 如来佛祖诞
农历五月十六 张天师仙师诞
农历五月十七 萧府王爷千秋
农历五月十八 老母娘娘诞
农历五月十八 张天师张道陵圣诞
农历五月十九 九天马恩师圣诞
农历五月二十 丹阳马真人诞
农历五月二十三,田仙姑诞
农历五月廿八 城隍诞
农历五月廿九 许威显王诞
农历六月初一 韦陀护法诞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诞
农历六月初六 天贶(赐赠的意思)节
农历六月初六 杨四将军诞
农历六月初六 崔判官诞
农历六月初六 泰山诞
农历六月初六 翻经节,寺院晒经,信女翻经“转男身”
农历六月初六 九天李恩师圣诞
农历六月初十 刘海仙师诞
农历六月十一 田都元帅诞
农历六月十二 彭祖诞
农历六月十二 井泉诞
农历六月十三 鲁班诞
农历六月十四 文殊菩萨诞、
农历六月十五 王灵天君圣诞
农历六月十五 无极老申娘寿诞
农历六月十六 鲁班节
农历六月十六 雷神诞
农历六月十六 南极大帝圣诞
农历六月十六 先天王天君圣诞
农历六月十八 南鲲鯓池二王爷千秋
农历六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诞,成道日
农历六月廿三 马王诞
农历六月廿四 关圣帝君圣诞
农历六月廿四 火神诞
农历六月廿四 王灵官诞
农历六月廿四 和合二仙诞
农历六月廿四 西秦王爷千秋
农历六月廿四 雷祖大帝圣诞
农历六月廿四 南极大帝圣诞
农历六月廿六 杨真君诞
农历六月廿九 天枢诞
农历七月初一 太上老君诞
农历七月初七 乞巧节,拜牛郎织女二星
农历七月初七 康公诞
农历七月初七 七宫仙女下降
农历七月初七 大成魁星圣诞
农历七月初七 七星娘娘千秋
农历七月初七 卫房圣母圣诞
农历七月十二 长春真人诞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
农历七月十四 开基恩主千秋
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拜见三界公,天官、地官、水官
农历七月十五 鬼节,烧纸钱,普度孤魂
农历七月十五 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地官大帝圣诞
农历七月十五 灵济君诞
农历七月十五 地藏王诞
农历七月十八 王母娘娘圣诞
农历七月十九 值年太岁星君千秋
农历七月十九 伏曦氏八卦祖师千秋
农历七月二十 张王爷诞
农历七月廿一 普庵诞
农历七月廿二 财帛星君诞
农历七月廿三 法主圣君千秋
农历七月廿三 南宫柳星君圣诞
农历七月廿三 诸葛武侯千秋
农历七月廿四 城隍诞
农历七月廿四 草圣诞
农历七月廿四 龙树菩萨圣诞
农历七月廿四 郑延平郡王千秋
农历七月廿五 齐天大圣
农历七月廿六 新竹都城隍奶奶圣诞
农历七月三十 地藏王菩萨诞
农历八月初一 许真君诞
农历八月初一 金甲神诞
农历八月初二 社王诞
农历八月初三 九天司命灶君灶王爷诞
农历八月初三 北斗星君圣诞
农历八月初三 九天朱恩师圣诞
农历八月初三 姜相子牙千秋
农历八月初五 雷声普化天尊雷祖圣诞
农历八月初八 瑶池大会
农历八月初十 北岳诞
农历八月十二 西方五道诞
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太阴星君月神娘娘诞
农历八月十五 临水夫人林姑千秋
农历八月十五 南鲲鯓朱四王爷千秋
农历八月十五 南宫孔恩师圣诞
农历八月十五 九天玄女娘娘千秋
农历八月十六 齐天大圣诞
农历八月十六 朱元帅诞
农历八月十六 新竹都城隍公爷千秋
农历八月廿二 燃灯古佛圣诞
农历八月廿二 广泽尊王千秋
农历八月廿三 刑天王爷千秋
农历八月廿四 陶冶仙诞
农历八月廿四 南鲲鯓万善爷千秋
农历八月廿五 太阳诞
农历八月廿七 孔夫子圣诞
农历八月廿九 中华圣母圣诞
农历九月初一 南斗星君诞
农历 九月初一 飞天大圣诞
农历九月初一 初一至初九,北降九星降世
农历九月初九 哪咤三太子诞
农历九月初九 斗母星君圣诞
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帝君诞
农历九月初九 关帝飞升诞
农历九月初九 绥靖伯诞
农历九月初九 临水夫人李姑诞
农历九月初九 中坛元帅太子爷诞
农历九月初九 火神爷诞
农历九月初九 酆都大帝圣诞
农历九月初九 九皇大帝圣诞
农历九月十三 孟婆神诞
农历九月十三 天水圣母飞升
农历九月十五 孟婆尊神千秋
农历九月十五 南鲲鯓吴三王爷千秋
农历九月十五 赵大元帅诞
农历九月十五 朱圣夫子圣诞
农历九月十七 金龙王诞
农历九月十七 先锋诞
农历九月十七 招财童子诞
农历九月十八 仓颉先师千秋
农历九月十八 显应祖师圣诞
农历九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诞
农历九月廿六 五显灵官诞
农历九月廿八 华光大帝诞
农历九月廿八 五显大帝千秋
农历九月三十 药师如来圣诞
农历十月初一 东岳诞
农历十月初一 三田都千岁诞
农历十月初二 周将军诞
农历十月初三 二茅真君诞
农历十月初三 助顺将军圣诞
农历十月初五 达摩祖师诞
农历十月初十 花公花婆诞
农历十月初十 水仙尊王诞
农历十月十二 齐天大圣诞
农历十月十五 下元水官大帝圣诞
农历十月十五 痘神刘使者诞
农历十月十五 温元帅诞
农历十月十五 神农氏
农历十月十六 巫山娘娘诞
农历十月十八 地母至尊千秋
农历十月二十 虚靖天帅诞
农历十月廿二 青山灵安尊王千秋
农历十月廿三 周仓将军千秋
农历十月廿五 感天大帝许真人诞
农历十月廿七 五岳诞
农历十月廿七 紫微星君圣诞
农历十月三十 周将军诞
农历十一月初四 孔子诞
农历十一月初四 安南尊王千秋
农历十一月初四 太乙救苦天尊圣诞
农历十一月初六 玉皇大帝诞
农历十一月初六 西岳诞
农历十一月十一 太乙救苦天尊圣诞
农历十一月十五 无极老申娘圣诞
农历十一月十七 阿弥陀佛诞
农历十一月十九 九莲菩萨诞
农历十一月十九 日光天子诞
农历十一月廿三 送子张仙师诞
农历十一月廿三 南斗星君下降,世人宜求寿
农历十一月廿七 普庵祖师诞
农历十一月廿七 董公真仙圣诞
农历十一月廿九 新竹都城隍公爷圣诞
农历十二月初一 跳灶王
农历十二月初四 三代祖师圣诞
农历十二月初六 普庵祖师圣诞
农历十二月初八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 佛祖成仙日,如来佛诞
农历十二月初八 王侯腊之辰,喝腊八粥(“佛粥”)
农历十二月十五 温元帅师诞
农历十二月十六 南岳诞
农历十二月十六 太上老君诞
农历十二月十六 福德正神诞
农历十二月二十 鲁班诞
农历十二月廿一 天猷诞
农历十二月廿一 祭灶,也有在廿四日
农历十二月廿四 子时灶君上天朝玉帝,送灶神
农历十二月廿五 接玉皇,天神下降
农历十二月廿九 南北斗星君下降
农历十二月廿九 华严菩萨圣诞
农历十二月三十 诸佛下界察民间善恶
农历十二月三十 紫姑厕神诞
农历十二月三十 换门神
农历十二月三十 迎灶王下界(接灶)
农历十二月三十 南斗北斗星君下降
年代/冲太岁 值太岁 冲太岁 害太岁 刑太岁 破太岁
今年 属龙 属马 属羊 属兔 属狗
二零二一年 属牛 属羊 属马 属牛、属羊 属猴
2023年 属兔 属鸡 属虎 属虎、属鸡 属马
2023年 属兔 属狗 属猴 属龙 属马
2024年 属猴 属牛 属兔 属猴 属牛
2030年 属虎 属马 属兔 属兔、属鸡 属鸡
2026年 属马 属龙 属牛 属马 属兔
2027年 属羊 属牛 属龙 属牛、属牛 属牛
2028年 属鸡 属兔 属马 属虎、属兔 属虎
2029年 属狗 属兔 属牛 属狗 属龙
未来十年 属牛 属猴 属狗 属牛、属羊 属羊
2031年 属马 属虎 属鸡 属马 属兔
太岁的全称是太岁星君,太岁星君就 是天宫木星,岁指的是岁星,属年神 之一,人间有福祸灾难,上天秉其慈 悲之意,会派天神来护卫保佑,每年 会由不同的年神轮值。在古代人们以 木星运行十二年为一周天,将周天分 为十二等分,对应十二地支也就是十 二生肖,不同的年份由不同的太岁当 值,因此又被成为岁神。十天干配十 二地支为六十年一轮回,因此共有六 十位太岁星君掌管人间百相,例如癸 巳年为徐单大将军值守,乙未年由杨 先大将军值守,年甲午年值守 将军为章词大将军。